打开APP

林金明:芯片上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检测方法研究

2016(第四届)先进体外诊断技术峰会于3月26日在上海胜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众多体外诊断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在体外诊断领域取得不俗业绩的企业家代表。

2016-03-26

体外诊断新宠儿:芯片

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和融合,促进了体外诊断(IVD)仪器、试剂的开发应用和更新换代。根据威尼研究所的研究,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快速发展,预计将在未来的10~15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外诊断市场。

2016-03-17

NCB:脂肪细胞代谢研究为肥胖及糖尿病治疗带来新提示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文章,对脂肪细胞分化不同阶段氨基酸代谢的调节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成熟脂肪细胞对支链氨基酸的利用会增加。

2015-11-19

芯片来看医疗模式的转变与转化医学壁垒

施奇惠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此次采访,施教授作为微流控芯片检测方面的专家,他从微流控技术出发,分析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商业化瓶颈,并对未来POCT领域的应用做出展望。

2015-06-03

芯片为什么这样强悍

2015年3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从1990年Manz等人首次提出了微型全分析系统的概念,到2003年Forbes杂志将微流控技术评委影响人类未来15件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微流控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的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

2015-03-26

邓杏飞:芯片精细血脂亚组分测定为核心套餐评估脑血病发病风险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邓杏飞在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三届)先进体外诊断技术峰会”上对微流控芯片精细血脂亚组分测定为核心套餐评估脑血病发病风险进行了介绍。

2015-03-30

PNAS:开发出控制细胞活性和代谢过程的光新技术

图中揭示的是细胞中脂质的形成(橘黄色),当给与蓝光时,这种脂质的形成立刻就会被催化(中间图),当蓝光关闭,这种催化效应就可以恢复(如右图)。 2012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光改变细胞活性的方法,其使用蓝光仅仅闪烁一毫秒就可以调节细胞内部的关键信号分子,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调节细胞功能,来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

2012-11-18

Integ Biol:秦建华等芯片模式生物衰老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抗衰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成果被选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近期Integrative Biology (Integr. Biol., 2014, 6, 35-43)上。

2014-04-11

Oncogene:针对癌细胞代谢开发前列腺癌新的治疗

近日,休斯敦大学(UH)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前列腺癌的下一代疗法。

2014-02-28

Advan Mater:秦建华等细胞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微纳流控细胞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领导的微流控芯片研究组(1807组)在微纳流控细胞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生物相容性纳米纤维具有模拟细胞外基质成分,可实现细胞三维培养等重要功能。

2012-11-18